舵槳操控的應用

· 舵手

Q:做舵手要有什麼條件? A:我經常覺得,做舵手要膽大、心細、面皮厚。膽大是因為很多時要在千鈞一髮間決定使用那種技術;心細是要在比賽中細心觀察各項情況;面皮厚是在平日訓練中可以嘗試不同的技巧,從錯誤中學習。

Q:舵手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?
A:令龍舟保持航向、移動中轉向、靜止轉向 、減少水阻。

1. 保持航向 能夠做到上述四個重點,就能完成基本的舵手技術。
向前航行佔著龍舟操控技術的最大部分。龍舟以龍頭方的遠方為一個目標物向前航行。在遇有偏航時
可以拖式技術修正航向。
如龍舟向左徧航,先將舵把(或T字頭)推離身邊(向船邊),令舵槳置右,龍舟會向右修正航向。
如龍舟向右徧航,先將舵把(或T字頭)拉近身邊,令舵槳置左,龍舟會向左修正航向。
向後航行一般為某些目的。例如前面有障礙物,需要後退或在比賽時準備上線等,作為短距離後退。
龍舟以船尾方的遠方一個目標物向後航行。在遇有偏航時一般可用撥式技術修正航向。後退時,舵槳
應離水面。
建議不採用拖式技術,因為水流的阻力容易迫使舵葉壓向一旁,形成失控,甚至有機會壓斷舵槳。

2. 移動中轉向 向前航行時所作出之轉向。例如:繞圈賽中轉向、改變目的地或靠泊碼頭、其他固定物件。一般可使用拖式技術操控。
在轉向過程中,若未能及時完成轉向幅度,可在拖式技術上輔以撥式技術加速完成。 向後所作出之轉向 (例如掉頭) 跟向後保持航向一樣,一般可使用撥式技術操控,及因水阻不建議採
用拖式技術。
由於撥式技術的穩定性較拖式技術為低,因此龍舟移動於較高船速或於大風浪時使用撥式技術,舵手要顧及不穩定所導致覆龍的預計情況。

3. 靜止中轉向
靜止不動之轉向 (例如起航前校正航向),即龍舟原地轉向,只能用撥式技術處理。

4. 減少水阻
由於拖式及撥式都會較大程度影響龍舟的速度,舵手為使減低舵槳對水的阻力,但又同時能夠調整龍
舟的航向。
舵手可用轉動舵葉技術,轉動舵葉以調整龍舟方向,技術不難掌握,但需要在龍舟稍為偏航時就要
立即運用,否則角度增大,就要使用阻力較大的拖式或撥式技術調整龍舟的航向。